【科协动态】洛阳晚报报道我县科技工作者朱学杰事迹
发布时间:
2018-06-13 10:59
来源:
公司内部
提起科技工作者,您第一印象会不会是穿着白大褂、戴着眼镜在实验室里做着各种复杂的科学实验?而对于今年45岁的朱学杰来说,1994年从河科大农学毕业后,他的实验室则在田间地头,一直从事西瓜、甜瓜育种工作的他,笑称自己做的是一项甜蜜的事业。
朱学杰说,老品种西瓜个大、皮厚、生长期长,而单果在3斤左右的小果型西瓜,因为小巧玲珑、皮薄质优、食用和携带方便等诸多优点而备受青睐,销售价格比普通西瓜高出数倍,仍供不应求。“种植一季小果型西瓜比种植普通西瓜少用20到30天,收入却增加3.3倍。”
通过多年的努力,朱学杰和他的团队选育了华晶三号、华晶五号、华晶七号和华晶十三号系列西瓜新品种,在全国主要产区布置示范点63个,种植示范田2586亩。2012年已经推广到河南、安徽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海南、北京、江苏、山东等21个省(市区),成为河南、安徽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6省区的主栽品种。根据2013年至2017年不完全统计,这些西瓜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84.06万亩,占全国同类型西瓜品种种植面积的22.1%,获得社会经济效益48.2亿元。
20多年来,朱学杰和他的团队已经育成西瓜甜瓜新品种18个。一颗颗袖珍西瓜,也成为了众多农民致富的“金果果”。
上一页
上一页